涞水县人民政府
乡镇动态
乡镇动态 您的位置:首页 > 政府信息公开> 工作动态> 乡镇动态
涞水“南峪模式” 打造农村低成本垃圾分类范本
2017-12-05 返回列表
  无论大江南北,垃圾围城、围村几乎处处可见,这样的包围圈已经明显影响到地区的发展,对生态环境尚优的山区来说更是致命的侵扰。然而,在涞水县野三坡镇一个叫南峪的小山村,竟然搞起了垃圾分类,并且搞得有声有色,让城里人也大为叹服。
  从“一烧了之”到垃圾分类
  从半山腰下山,该村村外的道路上,竟没有一个废塑料瓶,甚至农村树上常挂着的塑料袋也没有见到。进了村,几辆北京牌照的轿车从野三坡方向进村,游客不小心落下的塑料瓶,也被一旁的村民捡起来带回家。
  这是什么风气?
  在村里,你可以看到成捆的柴禾,可以看到飘舞的落叶,可以看到红彤彤的柿子掉在地上,唯独菜帮子、塑料瓶、塑料袋、包装盒等垃圾,你看不到。
  40多岁的妇女徐术平说,村里看不到垃圾很正常:“因为这些东西根本出不了家门,在家里就被分类处理了。就是游客们扔了垃圾袋和塑料瓶,我们见了也会捡起来先收回家。”
  两桶一袋成标配,家里垃圾分三类
  接近中午饭点,65岁的村民李婷兰正在做饭,老伴徐术坤则在收拾一堆胡萝卜,准备腌咸菜。
  “今天蒸的是大南瓜,皮儿、瓤儿都扔进了厨余垃圾桶。”顺着李婷兰的指引,在门口位置发现了两个塑料桶。在标有“厨余垃圾”字样的桶里,存放着不多的南瓜皮、南瓜瓤等垃圾。标有“其它垃圾”的桶里,则放了些纸片和塑料袋。在大门的墙上,一个编织袋里放了不少矿泉水瓶和塑料油桶等“可回收垃圾”。
  72岁的老党员张佃英称,以前家里乱七八糟的垃圾都堆一块,攒多了就扔到村边的拒马河畔。“大多时候都是一把火烧了,或者被水冲走。”张佃英称,如今村里家家户户两桶一袋,村里派人上门收垃圾。
  村党支部书记段春亭说,两个多月来,村民们正把“垃圾分类”这个还带着新鲜感的词,融进每一天的生活。
  大喇叭准时响起,村民垃圾规范处理
  下午4时许,村里的垃圾回收员张生龙和徐振国,两人开着特制的三轮车,播放着大喇叭开始回收垃圾。
  “我们这辆三轮车可以前后放4个大桶,前边两个放厨余垃圾,后边两个放其它垃圾,车厢里放酒瓶、塑料瓶等可回收的垃圾。”张生龙称,如果村民忙,徐振国会进入村民家里,将桶内的垃圾运出来。一般情况下,两人每天忙碌两个多小时才能干完。
  村委会副主任徐术亮称,村里从今年9月4日正式推行垃圾分类。每天下午4时许,张生龙和徐振国开始挨家挨户收垃圾。回收后的垃圾堆放在村边一个山坳里,厨余垃圾用来沤粪,将来做底肥,用于种无公害蔬菜。
  其它垃圾堆放在一起,由县里委托的清运公司统一运走处理。可回收垃圾村民可以自己攒起来卖,也可以由村里攒起来统一处理。
  村里的变化,让李婷兰想起了10多年前儿子制止她烧垃圾的情景:“当时我烧塑料袋,刚上高中的儿子从屋里出来制止,说烧垃圾产生二恶英,是致癌物。我就问他不烧怎么处理,当时他也不知道……现在,儿子大学毕业去了城里工作,他肯定想不到,咱们村里的垃圾再也不用烧了。”
 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,拒马河也将变得越来越美丽。



涞水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:涞水县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:0312-4522102 邮箱:lsxzfwz@163.com 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